2018年5月30日,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對進一步推進科研誠信制度化建設等方面做出部署。
文件中規定由“科技部、中國社科院分別負責自然科學領域和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科研誠信工作的統籌協調和宏觀指導?!?/span>
2018年12月27日,中國社科院第30次院務會議討論決定由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設立哲學社會科研誠信管理辦公室,行使對全國哲學社會科學科研誠信工作的統籌協調和宏觀指導職能。
2019年9月,二十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印發《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則(試行)》的通知(國科發監〔2019〕323號),明確了科研誠信案件的舉報、受理、調查、處理、申訴等程序和各方責任。
科普:哪些行為屬于科研失信?
● 抄襲、剽竊、侵占他人研究成果或項目申請書;
● 編造研究過程,偽造、篡改研究數據、圖表、結論、檢測報告或用戶使用報告;
● 買賣、代寫論文或項目申請書,虛構同行評議專家及評議意見;
● 以故意提供虛假信息等弄虛作假的方式或采取賄賂、利益交換等不正當手段獲得科研活動審批,獲取科技計劃項目(專項、基金等)、科研經費、獎勵、榮譽、職務職稱等;
● 違反科研倫理規范;
● 違反獎勵、專利等研究成果署名及論文發表規范;
● 其他科研失信行為。
以科研誠信嚴重失信數據庫為基礎
北京杰軟科技有限公司 設計開發
2019年,科技部以“科研誠信嚴重失信行為”數據庫為基礎,開發建設覆蓋全國統一的科研誠信管理信息系統。
該系統由北京杰軟科技提供技術支持,依托中國社科院-科研誠信管理系統,按照依法依規、分級分類、權益保護等八項基本原則,依托各部門(單位)現有職能、機制和平臺,在社會各界人員的支持下,完善科研誠信失信庫,推進科研誠信管理體系建設工作。
系統目前已涵蓋科技計劃項目、基地建設、人才計劃和科技獎勵、評審專家庫的申報、組織實施、驗收、監督和評估各環節。
服務功能:科研誠信系統5大服務
實現全方面信息管理
消息通知、待辦事項、公共資源、線下案件登記、案件接收、流程跟蹤、結案審核:初審、復審、終審。
審核舉報、函件管理、案件轉交、案件進度查詢、案件歸檔。
基本信息、案件舉報、消息提醒、信息查詢、水印設置。
信息采集、信息維護、調查專家隨機抽取。
用戶角色、權限管理、組織機構、常用字典、閾值維護、三員管理。
項目進度:3月9日系統完成終驗工作
將面向社會公眾正式上線!
2021年10月:
2021年11月-12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2月
2022年3月9日
2022年3月26日
科研誠信是科技創新的基石!
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全國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共同防治學術不端行為,構建風清氣正、嚴謹自律的學術風氣,推動哲學社會科學事業不斷繁榮發展